张杰 | 国家精神视觉化叙事设计研究——以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电影类作品的海报广告设计为例

供稿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7-22

2023年7月21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研究院经理张杰教授为暑期学校学员讲座,题为“国家精神视觉化叙事设计研究——以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电影类作品特别奖的海报广告设计为例”。

张教授首先从新中国电影海报发展的三个阶段、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电影类作品的海报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国家精神视觉化叙事设计的特点。

一、新中国电影海报设计发展史

新中国电影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49至1966年、1966至1976年、1976至今三个时期。

1949至1966年的海报设计继承了建国前传统绘画的优点,同时又吸收了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视觉艺术的表现特点。创作上主要采用了手绘的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革命激情的时代色彩,字体为繁简相杂的黑体和老宋体。

1966至1976年,电影海报设计在创作上仍以手绘为主,同时配以剧照的形式出现,粗大醒目的字体极具视觉冲击力。

1976至今的新时期电影又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6至1992年中国电影的复兴。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以中西造型艺术表现为主,注重对主要人物善恶与人生的塑造,整体色调的表现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精神的回归等。第二个阶段是1992年至2017年间,随着电脑技术的出现,电影海报在创作上力求思想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三者合一。基于此,张教授认为,电影是在20世纪迅速成长起来的世界性媒介,中国电影是在与世界的共生和互动中成长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学派,电影海报设计的演变正是如此。

二、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电影类海报设计分析

海报作为电影叙事最为直接的具象表达,架起电影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与媒介,是国家精神的浓缩及心像的见证,更是新时代艺术物化的忠实记录者。张教授着重对获得特别奖的《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三部影片进行了分析,三部获奖电影均取材于新中国的重要历史片章,在海报设计上主要表现为人民形象艺术化的塑造与“家国”语言建构的两大突出特点。

在人民性艺术诠释中,海报中的中国精神体现在农耕文明中“田”字形的构成设计、基础图形的反复排列、剧照和手绘相结合的海报形式以及海报视觉设计中人物的情绪表达这四个方面。而海报设计在“家国”情怀的塑造建构中主要体现在:

第一,创意设计凸显家国情怀的叙事投射。三部获奖电影的海报设计从整体上将思想、文化、艺术联动到作品创作当中,以革命、历史、战争为宏观的设计题材,将抒情、纪实等手段艺术化地结合在一起,用既有思想意蕴、又有时代吸引力的“海报”这一最大众化的宣传形式引领当代观众的观影热情。

第二,在海报色彩设计中彰显了民族的精气神。色彩的象征性往是在长期的人类历史中被各种观念和审美意识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与符号,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人文观念。

第三,字体设计是设计中最能体现传统的元素,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艺术当随时代再造,海报中的字体结合海报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融入化的设计,但无论是海报的设计思维还是视觉化叙事设计语言都要展现出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和大众审美的需求。

讲座最后,张教授指出中国精神视觉化叙事的电影招贴广告设计是主旋律电影故事创新的表达和创造性的又一成功转换。以艺通心,用画笔把电影中的中国人精神风貌与精彩生活充分呈现出来,着力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展示更加可爱、可信、可敬的中国形象。

互动环节

020赖晨宇老师我看今天您的分享中暂未提到近年比较热门的动态海报,以老师您的经验和研究出发,动态海报未来是否会得到官方的承认,或者说在中国海报嬗变的历史中应该摆在什么位置?

张杰教授动态海报它实际上是海报的一种,它适应了当下数字技术、数字媒体、数字智能,包括我们的AI,元宇宙以及未来到发展。动态海报的基础还是文字、色彩、构图,只不过是把当今最新的科学技术融入到海报设计之中。我们今天就是万物离不开数字设计,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图形、文字这种创意理念,只不过是在技术手段上有所更新,而科学技术它是能够为我们的艺术赋能的。

012郭栋良张老师您好,海报对于电影的票房影响很大,近年来很多好莱坞大片为了打入中国市场,制作了很多有中国元素的创意海报,比如《水形物语》《蜘蛛侠纵横宇宙》等,相反很多中国影片的海报却倾向于西化,请问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张杰教授这位同学的提问具有共性。首先,中国文化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为世界人民广泛喜爱。我们知道美国电影都是用世界语言讲述美国故事、美国精神。但同时美国人也能把中国的文化嫁接得相当好,比如《花木兰》从动画片到真人版,就是善于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从海报设计上来说,海报设计进入中国以后,它这个海报里面要符合中国人主流观影人群的审美观。第二个问题就是说中国的东西为什么要模仿西方?这和中国近代“西学东用”有很大的关系。从清朝到现在,我们一直向西方学习,尤其高等教育。清末以后,派了一批学童到到法国、日本进行学习,这些人学成回来之后,在我们中间占据了很多重要的位置。

文字:沈梦涵

排版:邵 媛

责任编辑:兰荣霞

审核 一审:王庚怡

二审:蒋军凤

三审:蔡 艺